2011年,丰田在中国接连出招,呈现出蓄力发展的态势,但这些举动却似乎并没有让它甩掉“保守”的帽子,这种状况让丰田困惑,也值得一说。
10月,丰田在常熟设立中国技术中心,表明了坚定本土研发道路的决心,也回应了过去外界对丰田推动本地研发不积极的批评,丰田章男更在奠基仪式上表态:中国最重要;紧接着,雷克萨斯CT200h混合动力车低价入市,这款车不再把混合动力作为首推要素,更强调它作为一辆雷克萨斯的综合价值,这种策略转变立即得到市场热烈回应;一个月后,战略车型凯美瑞摒弃以往的中庸风格,包括这款车的最终定价,改变堪称大胆。
然而,外界对丰田的这些举动似乎不太敏感,在技术中心的奠基仪式上,一位领导还是批评丰田保守,认为其在新能源汽车上落后了。这一切究竟为什么?
在我看,保守印象挥之不去是丰田的一大尴尬。
拿新能源战略来说,早在2004年,丰田的混合动力车普锐斯就实现了国产,这在当时是绝对超前的举动。那时候,国内消费者还不太接受这种新鲜事物,没有形成市场规模。之后,普锐斯的国产中断,尽管丰田又推出了凯美瑞混合动力以及雷克萨斯的混合动力车,但由于对新能源车中国战略的描述不够系统和持续,在其他竞争对手纷纷上马类似车型开始大肆鼓吹其新能源美好愿景的时候,丰田给人留下的印象开始变得模糊。换句话说,丰田似乎并不那么保守,甚至跟有的竞争对手相比,他做得还不少,可保守的阴影却总是挥之不去。
丰田的尴尬原因很多,很复杂,但有一点我很想说说。去年,丰田在北美遭遇“刹车门”之后,丰田章男提出了丰田要“回归原点”。其实,我能理解丰田章男的意思。“回归原点”就是要让丰田回归到丰田初创时期那份认真对待每个消费者、认真制造一辆车的责任感。这个表态没有错,但问题恰恰就在这里。为什么丰田在成为了国际汽车“老大”以后接连出现问题?丰田方面可能会认为,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责任心不够所致。其实不然,原因应该是丰田在创新能力上的减弱。
我把汽车企业的发展目标认定为“造最好最便宜的汽车”。这其实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因为它是个变量。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更好更便宜”。好与便宜是一个相对应的概念。好的很难便宜,便宜不一定不好,一切以消费者的感受为标准。这是企业很难把握的,只能依靠不断的创新改变。从当年的崛起到后来的成为全球“老大”,丰田就是用创新实现了让最多的消费者认同了其对“好与便宜”关系的把握。同样,分析丰田在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一定要从它处理“好与便宜”的这个环节上去找。去年分析丰田“刹车门”时,很多人提到了“老大”现象:当了“老大”就容易自以为是,忘了必须不断创新才能把握好“好与便宜”这个变量关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相信丰田章男的“回归原点”,从根本上说也是这个意思。我们看到,最近一段时期在全球范围、特别是在中国,丰田的变化还是明显的。但仅仅改变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大家希望丰田带给我们的是对国际汽车工业发展更宝贵的东西,就像我们看到“有路就有丰田车”的同时,大家觉得最应该学习的是丰田生产方式一样,丰田生产方式是丰田贡献国际汽车业的最大的、最有价值的创新礼物。
既然创新发展是丰田的魂,一切问题就要从这上面去找原因